Apr 28,2021

地球日科普活动 ---江南实验小学专场


为了纪念第52个世界地球日,2021年4月24日,浙地珠宝联合江南实验小学,举办了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做为国民消费教育基地,浙地珠宝很荣幸带领大家走进地质世界,感受珠宝文化!

杨老师为小朋友讲解

首先由武汉地质大学宝石学硕士杨老师,为大家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讲解。矿物是怎么形成的?又能做什么?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答,同学们了解到原来我们身边的食盐、铅笔芯都是地球馈赠的矿物。原来神秘夜明珠的就是萤石,矿物还能做成颜料画画。

宋老师介绍实物标本

随后从业三十余年资深岩矿类专家,高级工程师宋老师为大家实物讲解了矿物原石标本以及宝石成品。风趣幽默的语言、近距离的观察,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边听边思考,积极回答宋老师提出的问题。

浙地珠宝副总经理黄瑛代表公司赠送书籍

互动游戏环节同学们变身成为小小地质勘探员,小心翼翼的用工具细细挖掘,慢慢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藏。最后浙地珠宝副总经理黄瑛代表公司为大家赠送科普书籍和矿标小礼物。

  愉快的合照

地球对我们而言是那么庞大又充满魅力,浙地珠宝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科普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未知,去热爱这个世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爱护生物,共同关爱地球家园!

欧泊是比较受欢迎的宝石之一,它的矿物名称是蛋白石,英文名“Opal”音译即欧泊,作为十月的生辰石在民间广为流传,它象征着安乐与平安。它的动人之处,在于它那绚丽的色彩。欧泊的“火”是由无数发出七彩亮光的大小斑点所组成。优质的欧泊可将各种颜色集于一身;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一、欧泊的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SIO2’ n H2O 2、颜色:有各种体色。 白色变彩欧泊称白欧泊,是蛋白石中最常见的一种。黑色、灰黑色、深蓝、深绿、褐色、或其他深色体色的欧泊,称黑欧泊。桔红色、橙红色、红色欧泊,称火欧泊。 3、相对密度:2.15 4、折射率:1.45 火欧泊可达1.37 5、多色性:无 6、光泽:玻璃光泽。 7、发光性:黑色欧泊可有荧光、磷光。 8、特殊效应:具典型的变彩效应。 二.欧泊的评价 欧泊的价值决定于宝石的大小、颜色和变彩效果。 优质的欧泊应该是表面明亮无裂痕、有一定的透明度、变彩均匀,没有死角,且呈现出可见光谱中的各种颜色。一般来说,以底色、彩片对比亮度强、色美,特别是红色和紫色成分多,致密无损者为佳品。其中黑欧泊自然界产出稀少,最为珍贵,价值最高。 三.欧泊的产地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产蛋白石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其他如墨西哥、巴西、美国、洪都拉斯、马达加斯加、新西兰也产欧泊。  

【宝石学知识】欧泊

 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矿物,单晶石英在珠宝界称水晶。 水晶在我国历代均被用作装饰品。由于水晶的双折射,透过水晶球看头发,一根会变成两根,而转动到一定角度,两根又会变成一根,因而令人疑惑不解,认为水晶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如吉卜塞人用水晶球算命;中国人认为佩带水晶可以驱邪避凶、带来好运。 一、水晶的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二氧化硅SiO2,含微量的其他元素时,能使无色水晶出现颜色。 2、颜色:无色、黄色、紫色等多种颜色。 3、硬度:7。 4、相对密度: 2.58—2.64。 5、光泽:玻璃光泽。 6、透明度:透明到半透明。 7、折射率:1.544—1.553 。 8、双折射率:0.009。            9、放大检查:常有色带,液体、气液二相包体、气液固三相包体。 二、水晶的分类 水晶多呈单个柱状晶体或晶簇产出 ,重量从几公斤至十多公斤的晶体较多,几百公斤以至上吨重者也不少见,但透明无暇、无裂隙的大块晶体比较难得。水晶成分纯净时为无色透明,按照宝石品种水晶可分为紫晶、黄晶、烟晶、绿水晶、芙蓉石、发晶。 1、紫晶 紫晶是一种紫色的水晶。紫晶多色性明显多呈深紫色到浅紫色,透明至半透明,常见直边或折边的颜色分带。紫晶是二月份的诞生石,预示健康与幸运。 2、黄晶 黄晶是黄色的水晶。二氧化硅成分中含有高阶铁时而呈现黄色:颜色由浅黄色、黄褐色、金橙黄色到深的橙色,以金黄色为好,颜色深价值高于颜色浅的。常见直边或折边的颜色分带。黄水晶可由紫晶经过热处理变色而成,这种经过热处理而成的黄水晶仍保留了原紫晶的色带。 紫色和黄色共存一体,可形成双色,这是石英内有双晶所致。 3、烟晶 烟晶是烟色至棕褐色水晶。烟晶加热后可变成无色水晶,但经放射性物质辐射后,可恢复原色。 4、绿水晶 极少天然绿水晶。偶然见到的绿水晶是因为水晶中含有极微小的绿泥石包裹体造成。市场上的绿水晶多为人工合成或改色而成的。 5、芙蓉石 芙蓉石一般呈淡红色和粉红色,颜色由成分中含有锰和钛所致。单晶体少见,通常致密块状体几乎总是云雾状或半透明状。以颜色浓艳,透明度好,质地纯净无裂绺为佳。芙蓉石的颜色不太稳定,当置于空气中加热到575℃时红色消褪,在阳光下久晒能使颜色变淡,但置于水中颜色稍有恢复。目前,芙蓉石在我国工艺品原料大部分来自于巴西。特征粉红色为其识别标志。 6、发晶 发晶是指含有大量或较多肉眼可见的针状、纤维状包裹体的水晶。发晶大多数无色透明,也有浅黄、浅褐等色,可因含金红石常呈金黄、褐红等色,含电气石常呈灰黑色,含阳起石而呈灰绿色。 三、水晶的评价 对于水晶的品质要求是颜色鲜艳、内部纯净、切工标准。 水晶是一种常见宝石,在自然界产出丰富,相比之下价格较低,只有天然水晶球、大件的水晶雕刻品才有可能有较高的价值。 当水晶中含有大量的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体时,其弧面形宝石可显示猫眼和星光效应。 四、水晶的鉴别 和水晶相似的宝石有无色长石、黄色托帕石、玻璃等。 长石有二组解理相交而成的“蜈蚣状”包体区别于水晶。黄色托帕石以其折射率(1.619-1.627)大于水晶(1.544-1.553)而与水晶区别。玻璃为均质体,偏光镜下无四明四暗变化,有气泡,硬度偏低,易与水晶区别。 五、水晶的产地 水晶产地分布广,巴西以盛产石英著称。我国石英产量很大,江苏东海地区是水晶之乡。广东、四川、新疆、内蒙、等地也有石英产出。

【宝石学知识】水晶